“今年來,湖南積極應對外部環境變化,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全省經濟運行呈現‘總體平穩、向新向好、韌性增強’的良好態勢……”
7月18日,省統計局舉行上半年湖南經濟形勢新聞通報會。省統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躍輝發布:“上半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為26166.50億元、同比增長5.6%。”
5.6%的增速,比全國高0.3個百分點,堪稱是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在國內有效需求相對不足、外部沖擊加劇的背景下,增速5.6%是如何實現的?
重點行業增勢良好 “穩”“進”特征明顯
7月18日上午,華容縣團洲垸的稻田一片金黃,5000畝早稻豐收成定局。放眼全省,早稻普遍高產豐收。
去年,湖南先后遭遇雨雪冰凍、暴雨洪澇等極端氣候,農業生產面臨巨大挑戰。今年來,全省上下著力扛穩糧食安全重任,提升生豬、蔬菜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能力,農業生產加快回升。上半年,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較一季度提升0.6個百分點,對比去年同期,提升1.3個百分點。
農業穩大盤,工業發揮經濟增長“主引擎”作用。上半年,全省工業增加值增長7.1%、比一季度高0.2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8.1%,拉動增長2.1個百分點。
服務業延續穩中向好勢頭。上半年,全省服務業增加值15099.32億元,同比增長5.4%,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57.7%,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4.5%。
綜合來看,上半年第一產業增加值1759.68億元、增長4.0%,比全國高0.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9307.50億元、增長6.2%,比全國高0.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2個百分點。
省統計局總統計師張吉世分析:“三次產業穩中有升,重點行業增勢良好,全省經濟運行‘穩’‘進’特征明顯。”
以舊換新政策持續顯效 內需潛能不斷釋放
最近,長沙市芙蓉區中建桃李九章小區陸續交房,業主群每天都聊得熱火朝天,購買家電、家具有補貼是最熱門的話題。
上半年,湖南持續落實擴內需、促消費各項政策,加力擴圍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落地顯效,消費品市場活力不斷增強、規模持續擴大,呈現穩步提升的良好態勢。
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2%,比一季度高0.6個百分點、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2個百分點。
尤其是今年首次將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等數碼產品納入以舊換新補貼范圍,直接帶“飛”通訊器材銷售。數據顯示,全省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法人單位中,通訊器材類零售額飆升71.6%。其他方面,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家具類零售額增長略低,但也分別有55.2%、29.9%。
投資和消費同為推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上半年的增長與前兩年對比起來,格外寶貴、令人驚喜。
省統計局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處處長李生春介紹,全省持續推動“兩重”“兩新”政策落地見效,有效投資持續擴大、結構進一步優化,全省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6%、比上年同期加快2.2個百分點,為經濟回升向好輸送了寶貴的“真金白銀”。
具體來看,重大建設項目投資增長6.5%,反映發展潛力的產業投資增長9.1%,反映投資活力的民間投資增長5.4%。在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帶動下,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增長最突出,達到27.7%。
創新勢能不斷激活 新質生產力加快成長
“湘江,給大家彈首曲子。”今年1月,湖南超能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的展廳內,一臺人形機器人聽到指令后坐到鋼琴前,彈奏了一曲應景的《新年好》。
這是湖南首臺人形機器人,名為“湘江1號”,不只會彈鋼琴,還可以端茶、送水、推輪椅。
“今年,全省持續奮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深入推進13條重點產業鏈倍增計劃和綠色智能計算產業,優勢產業持續引領,新舊動能加快轉換?!笔〗y計局工業統計處處長姚玲告訴記者。
中高端產業增長快。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3.7%、比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高5.5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控制計算機及系統、新能源汽車和服務機器人產量分別增長77.3%、59.8%、21.2%。
科技創新投入力度大。全省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7.6%、比全部投資增速高5.0個百分點。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投資增長68.2%,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投資增長22.6%。
國資國企是湖南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今年以來,省屬監管企業持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上半年戰略新興產業的營收為1035.65億元,同比增長12.48%,能占到總營收的32%,擔當起產業轉型發展的“領頭兵”。
(文/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