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渠陽鎮沙堆村,村民尹捌玖的再生稻田里,一株株禾苗拔節生長,青蔥可愛。“今年有政府的獎勵,又有農機補貼政策,加上有種糧訂單,種糧更有信心。”6月10日,尹捌玖站在田邊,滿臉喜悅地對記者說,今年他流轉了434畝稻田,現已全部完成插秧。
三夏時節,懷化市各地稻田里一派繁忙。農民們搶抓有利時機,利用現代農業技術,栽種稻秧。截至6月上旬,全市制定糧食計劃面積469.8萬畝,超省定目標任務2.8萬畝;已完成糧食作物播種458.96萬畝,占計劃面積的97.7%,實現穩中有增。
作為農業大市,近年來,懷化市扛牢糧食生產責任,成立由市委書記、市長掛帥的糧食生產工作領導小組,將糧食生產納入績效考核,制定實施了一系列穩定發展糧食生產、專項整治耕地拋荒的政策措施。同時,在“準”字上狠下功夫。資金投向精準對接農民需求,今年提前將3.11億元耕地地力補貼全部發放到位。市、縣兩級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支持種糧大戶、專業組織、家庭農場、農業產業龍頭企業等發展糧食生產。目前,全市培育種糧30畝以上的大戶3749戶,他們共種糧34.2萬畝。
懷化市還在“干”字上落實錘,推行聯縣市領導包縣、縣領導包鄉鎮、鄉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組干部包戶的五級包干責任制。5月下旬,市委、市政府多名領導帶隊,分4個片區召開糧食生產及耕地拋荒治理流動現場會,實地了解工作情況,督促問題整改。今年春耕生產開展以來,市糧食生產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先后6次調度糧食生產計劃落實及進度,共交辦各類問題42個,現已整改到位39個。全市共摸排耕地拋荒19371.73畝,現已復耕復種80%。到6月底,可全部完成復種任務。同時,市里成立13個糧食生產技術專家組,對每個縣市區開展“一對一”技術指導。各縣市區建立技術專家聯鄉責任制,確保各項關鍵技術落到實處,實現增產增收。
(文/肖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