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日前該廳與省人社廳聯合發布新修訂的《湖南省自然科學研究系列職稱評價辦法》及《湖南省實驗技術系列(科研機構)職稱評價辦法》(以下統稱“新辦法”)。新辦法以“破‘四唯’、立新標”為核心,推出多項創新舉措,為科研人才發展注入新活力。
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新辦法的核心之一是破除唯論文、唯獎項等“四唯”舊有傾向,對評價標準進行精簡和優化。
其中,新辦法刪除了以往評價中關于SCI(科學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收錄論文及論文影響因子、分區等作為前置條件或硬性要求的表述。
“目的是讓科研人員從‘為特定論文奔波’中解脫出來,聚焦解決真問題、產出真成果。”該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提出要破解職稱改革中的“一刀切”、簡單化問題,不得將論文期刊層次、科研項目等作為職稱評審的限制性要求,新辦法既是將規定和要求落到實處,也是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現實需要。
與此同時,通過剝離對特定論文的硬性綁定,對獲獎級別、排名等表述進行適當調整,新辦法更注重從工作能力、工作業績等維度綜合評價申報人的專業技術水平。
其中,作為基礎研究型人員,新辦法關注其提出和解決重大科學問題的能力、研究成果的科學價值。此外,應用研究型人員擁有的科研成果轉化帶動相關產業鏈發展,年增加收入達到一定金額;科技咨詢與科技管理服務型人員形成具有較高影響力的總結性技術報告被省(部)級以上有關單位(部門)采納,均可作為重要評審依據。
“技術經紀”是今年自然科學研究系列職稱新設的類別。記者獲悉,這與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為科技成果向新質生產力轉化提供人才支撐息息相關。此前,在自然科學研究系列職稱中新增技術經紀人專業,已納入我省創新提升行動年度重點工作。
具體操作中,新辦法明確單設評審賽道,避免與其他科研領域人才采用同一套標準“混評”。挖掘有效技術需求、促成技術交易額、建設技術轉移轉化平臺、撰寫技術轉移相關制度或實施細則等都可作為重要評審依據。
此外,新辦法在實驗技術系列(科研機構)職稱評審中顯著降低學歷門檻,為長期扎根一線的實踐型人才拓寬發展空間。
實驗技術人才是我省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省科技廳等單位在前期調研中發現,我省科研類企事業單位中有一部分長期在一線從事實驗技術工作的非高學歷實驗技術人才。
新辦法進一步暢通中專(高中)畢業實驗技術人才參評渠道。同時,對于具備專科學歷,長期在一線從事實驗技術工作的實驗師,可直接申報高級實驗師,無需破格。
“建立以實際技術貢獻為核心的多元評價標準體系,有利于激發實驗技術人才積極性和創造性,更好發揮他們在推進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發中的支撐作用。”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文/王銘俊 全程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