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召開的湖南省入境旅游推進會議明確提出,“加強與北上廣深等城市的互利合作,重點打造入境旅游第二站”。這一要求,既是對湖南現有文旅資源的深刻洞察,也是對入境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精準指引。
發展入境游,湖南何以“可為”?湖南旅游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區位交通便捷,具備發展入境游的良好條件。張家界石英砂巖峰林的鬼斧神工,湖南博物院馬王堆漢墓的千年傳奇……這些世界級的文化符號天然攜帶國際傳播密碼。湖南2024全年接待入境游客322.4萬人次,同比增長187.7%,入境旅客總花費161671.9萬美元,同比增長456.5%。今年第一季度,湖南接待入境游客人次、入境游客總花費延續了增長勢頭。實踐充分證明,湖南發展入境游不僅有基礎、有優勢,更有潛力。當前,10天過境免簽政策,推動外籍旅客入境游進入“兩省游”階段。何不與北上廣深等城市的旅行社、旅游組織多多合作,將外籍旅客迎到湖南呢?
發展入境游,湖南何以更“有為”?留住外籍旅客,重點在旅游服務。從這個意義來看,湖南的作為,首先體現在政策發力。今年1月出臺的《促進湖南入境旅游發展的十二條措施》干貨滿滿,將有力促進入境游發展。其次,細化產品供給,讓科技為文旅賦能。比如湖南博物院利用數字技術復原的西漢宮廷宴樂場景,讓外國游客直呼“仿佛穿越時空”。再次,是抓好服務細節。比如,提高景區多語種標識覆蓋率、智慧導覽系統便利設施普及率,補上外語導游的缺口,讓購票預約更順暢,等等。持續推動硬件與軟件建設的雙重提質,讓入境游客的體驗從“走馬觀花”升級為“深度漫游”,將推動入境游發展再上新臺階。
把握“可為”與“有為”,更需堅持問題導向。目前,湖南在入境游方面已取得不少成績。但細細來看,張家界對境外游客的吸引力較強,可是對周邊市州的知名景區帶動作用卻不夠。進一步整合張家界、湘西州、常德、懷化等地的旅游資源,串珠成鏈,以全域旅游帶動“補短板”,方能實現優勢互補、共贏發展。
路在人走,事在人為。借旅發大會辦會興城的東風,加快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湖南旅游業的明天會更好。
(文/楊興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