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蒼茫看勁松,亂云飛渡仍從容。
穩定外貿外資增長、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增長、優化營商環境……面對復雜經濟形勢,湖南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在2019年保持了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
在近日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督查激勵通報中,湖南多項經濟“指標”榜上有名,高質量發展成色更足。
穩投資防風險,金融“活水”涌向實體經濟
長益高速公路擴容工程益陽段,路面主體完工,全力沖刺通車目標;長沙惠科第8.6代超高清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線項目現場,近6000名建設者日夜輪班,主廠房建設快馬加鞭……
6月的三湘大地,在建項目施工正酣。以重大項目為引擎,投資為湖南高質量發展起到關鍵支撐作用。
2019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1%,增速居全國第四位。國務院辦公廳督查激勵通報認為,湖南省本級年度固定資產投資保持穩定增長,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開工、投資完成等情況較好。
從年初到歲末,從省委、省政府到各級各部門,屢次組團集體觀摩產業項目建設現場,引導金融“活水”涌向實體經濟,在全省上下營造以項目論英雄的真抓實干氛圍。
2019年,“5個100”完成投資1636億元,實現投資、產值雙超千億元。在“五個100”有力帶動下,全省工業投資增長17.8%,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37.8%,產業投資“主力軍”作用凸顯,民間投資信心增強。
在藍思科技黃花生產基地,視窗觸控玻璃面板擴產項目的廠房、辦公樓、員工宿舍拔地而起,宛如一座新城。這是藍思科技在長沙投資建設的第六個產業園。
去年,全省民間投資增長18.3%,占全部投資比重的64.5%。湖南激活民間投資的做法,作為典型經驗在全國推廣。
投資導向“脫虛向實”、結構不斷優化,湖南防范風險能力顯著提升。
郴州市搶抓國家重點支持綠色債券、節能環保產業、低碳產業、城市停車場、生態農林業等領域企業債券發行的政策機遇,積極申報發行企業債券融資,全市企業債券沒有發生一例違約事件。
長沙市開展財政專戶、往來資金專項清理,盤活專戶存量資金16.63億元,收回往來資金37.45億元,“歷史老欠”全部厘清收回,集中用于重大項目建設和產業發展。
石門縣對項目資金結余8.5億元開展集中會審,收回的存量資金全部統籌用于危房改造、養老保險改革等領域。
我省財政“開源”“節流”并舉,政府過“緊日子”,換來企業和老百姓過“好日子”。
財政部預算司推薦我省在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作典型發言,推廣湖南經驗。
“產業鏈思維”興產業,轉型升級動能澎湃
今年5月,中聯重科下線全球首臺純電動汽車起重機,引領一場工程機械領域電動化“風暴”。就在兩個多月前,三一重工市值超過日本小松,成為世界工程機械行業市值第二大企業。
這是“工程機械之都”長沙以“產業鏈思維”抓產業的顯著成果。2019年,長沙市的工程機械產業鏈總產值首破2000億元,約占全國工程機械產業工業總產值的1/4,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一。
近年來,省會長沙主動擺脫“房地產財政”依賴,堅定不移地將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路徑,全力打造國家智能制造中心,探索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長沙模式”。
長沙市首創“鏈長牽總、盟長搭臺、校長支撐、行長幫扶”的“四長聯動”工作協調機制,22條工業新興及優勢產業鏈在2019年完成投資875億元,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11家。
目前,長沙已獲批國家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和項目27個,數量居全國省會城市之首。
國務院辦公廳督查激勵通報認為,長沙市大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特色優勢明顯,技術創新能力較強,產業基礎雄厚。
株洲市推進質量工作成效突出,自2016年以來已連續5年共8項工作獲國務院辦公廳督查激勵通報。
在退出全部261家化工冶煉企業后,株洲清水塘正全力做好轉型升級的“下半篇文章”。株洲市把51個不符合城市發展定位和環境保護要求的項目拒之門外,迎來了三一、綠地等重大產業項目和中交三航局、上海臨港集團等知名企業,續寫清水塘現代化產業新城的新篇章。
優化營商環境,穩住外資外貿基本盤
當日銷售額破50萬元。5月30日,7-ELEVEn湖南第一家店開業當天,刷新了該品牌首店首日全球銷售紀錄。
7-ELEVEn是日本Seven & I旗下連鎖便利店,是去年首次落戶湖南的世界500強企業。
2019年,湖南引外資規模、利用外資質量穩步提升。全省新引進120家“三類500強”企業投資項目201個;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11.1億美元,同比增長40%,增幅居全國第六、中部第一。
境外投資紛涌背后,是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去年來,湖南在“服務”上下足功夫:設立商務備案與工商登記“一口辦理”,全省新設外資企業連續9個月均通過該系統辦理業務;全省“一件事一次辦”辦件量超2800萬件,辦理時間平均縮減80%以上,企業的獲得感顯著提升。
湖南投資規模最大的臺資項目——新金寶年產1300萬臺噴墨打印機項目,從開工到今年1月實現量產,僅用了約1年時間,創造了惠普和新金寶全球工廠建設的最快紀錄。讓新金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感觸最深的是,各級政府和園區為企業提供的優質高效“保姆式”服務。
既提升“軟”環境,也發展“硬”平臺。去年來,湖南積極推動市場采購、跨境電商、平行汽車進口等外貿新業態試點,成為拉動外貿提速增長的新引擎。中非經貿博覽會在湖南成功舉辦并將長期落戶,“萬企闖國際”行動開拓新興國際市場……精準施策、化危為機,湖南穩住了外資外貿基本盤,外貿進出口逆勢上揚。
2019年,湖南進出口總額達4342.2億元,同比增長41.2 %,增幅居全國首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7.8個百分點。
(文/鄧晶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