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公安機關及時組織調處,消除了村民誤會,化解了矛盾,確保了項目正常開工。”近日,寧遠縣桐木漯瑤族鄉龍盤村,通過清水橋派出所“項目警官”邱飛遠的耐心調解,某抽水蓄能電站項目與當地村民在土地使用等方面糾紛得到化解。今年深化推行“項目警官”機制以來,寧遠縣公安局為重大項目創造公正的法治環境、優質的營商環境,成功排查化解相關矛盾糾紛38起。
永州市公安機關出臺《“護平安優服務促發展”九條措施》,圍繞革新警務模式、夯實基層能力、營造更優法治環境等多方發力,深化“項目警官”機制,護航產業高質量發展。
該市深入推進“派出所主防”,將警力下沉至社會治理薄弱區域。在規模以上企業和重點建設項目配備“項目警官”,確保產業項目落地安心、建設放心、發展順心。“項目警官”主動摸排企業周邊及內部的治安環境、勞資糾紛、環境保護等矛盾,提前介入潛在風險,通過“警調聯動”機制,聯合司法、綜治等部門化解;為企業員工開辟戶籍、居住證等業務“綠色通道”。
同時,經偵支隊在全市工業園區設立知識產權駐園區工作站,部署民警駐點辦公,對重點企業推行“一企一警”制度。目前,冷水灘、零陵、鳳凰園和雙牌工作站已掛牌,并開展了“護平安優服務促發展”專項宣傳,圍繞專利侵權、商業秘密等開展“以案釋法”座談,獲企業一致好評。
高水平安全和高質量發展協同推進,治理效能與經濟發展“雙提升”。去年,永州市多元調處化解矛盾糾紛4.5萬余件,電詐發案數、群眾財產損失數分別下降40.2%、39.5%,刑事案件發案率同比下降37.67%。
截至目前,全市成立16個產業聯盟,培育省級產業集群總數達9個,排全省第2位;新增省級以上創新平臺數10家,新增省級以上單項冠軍企業5家,國家級綠色園區、國家級單項冠軍實現“零”的突破。據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達6.6%,排全省第一。
(文/李寒露 嚴萬達 陳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