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余項“非遺”岳陽競風流
——第七屆湘鄂贛皖非遺聯展現場見聞
200余項非遺代表性項目“爭奇斗艷”,370余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相聚洞庭湖畔。5月24日,作為第四屆湖南旅游發展大會的重要配套活動之一,第七屆湘鄂贛皖非物質文化遺產聯展在湖南岳陽熱鬧啟幕。
“我們的節日,人民的非遺”。聯展“1+5+N”(1場啟動儀式,5大展覽板塊,多場直播)的格局充分體現此主題。展覽部分設有四省非遺主題展、長江沿線邀請展、非遺融合專題展、非遺煥新大觀園、“非遺好物”超市。
啟動式上,四省各具特色的表演類非遺代表性項目同臺演繹,綻放多彩風情,以“非遺+科技”的表現方式開啟一場跨越千年的“古今對話”。
岳陽紅船藝術館內,四省非遺主題展用紋路斑斕的黃州藍靛、鮮醇酣厚的祁門紅茶、悠揚動聽的客家山歌、華美逼真的湘繡苗繡,呈現湘鄂贛皖山水相依、人緣相親、文脈相連。現場不僅有恩施玉露、千兩茶等非遺好物供游客品茗會友,岳州扇、王氏制扇代表性傳承人聯動“秀”出文人風骨,還有湖南湘繡、上海絨繡、重慶挑花等非遺手藝人隔空炫技,探討一針一線背后的“文化密碼”。
踏上岳陽紅船藝術館二樓,以長江為鏈,長江沿線青海、四川、浙江、上海等8個省市區16個非遺代表性項目在此齊齊亮相。從湟中堆繡到海派玉雕,長江沿線邀請展生動詮釋了長江文明的豐富多彩和生生不息。
走進岳陽非遺展示中心的非遺融合專題展,一批以“岳陽樓記”“岳陽樓”為主題創作的菊花石雕、染纈技藝等非遺作品集中亮相,非遺數字人“小玉”也迫不及待地向大家講解千年技藝的數字新生。一旁的花鼓戲《新劉??抽浴吩谛聡L實景與裸眼3D的加持下,使經典東方愛情故事煥發新生;AI智能畫瓷機器人變身醴陵釉下五彩瓷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丁小妮的“新搭檔”,機器人勾線,丁小妮施彩,合作展示自家絕活……展廳樓上的“非遺煥新”大觀園和非遺市集人潮涌動,游客在各類沉浸式體驗中,領略湖南14個市州的非遺特色。
“非遺好物”超市里,文旅消費活力盡顯。株洲的攸縣米粉、茶陵紅茶,岳陽的臨湘青磚茶、湘陰傳統糕點,湘西的土家織錦耳環、古丈毛尖茶等湖南特色非遺好物,成為大家搶購的“網紅產品”。非遺和旅游雙向奔赴。
令人驚喜的是,與以往展覽不同,這次聯展將為舉辦地保留項目、留住產品、留下經驗。目前,聯展已為岳陽留下大批設施設備;借助科技手段打造的非遺特色線路、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照片墻、非遺護照等內容產品被多家單位預訂;街區商戶與眾多傳承人就展陳創意設計達成合作意愿。
本次活動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岳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
(文/胡雪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