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自然資源廳印發《湖南省2025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該方案根據我省地質環境特征、地質災害發育分布規律,結合全省氣候趨勢預測,今年我省地質災害防治總體形勢較為嚴峻。
該方案指出,進入汛期,湘中以北地區需重點防范持續性降雨可能引發的突發性地質災害;湘南、湘東部分地區需要防范臺風、暴雨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要加強防范農村切坡建房等人類工程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瀏陽市大部、衡陽市南岳區大部、炎陵縣大部、綏寧縣大部、岳陽縣東部、常德市鼎城區南部等53個縣市區是以滑坡、崩塌、泥石流為主的地質災害高易發區,寧鄉市中部、耒陽市東部、湘潭縣東部、邵陽市雙清區南部等27個縣市區是以地面塌陷為主的地質災害高易發區。要重點防范地質災害高、中易發區內的在冊地質災害隱患點、農村切坡建房戶、風險斜坡和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區,全面加強對極端強降雨新增隱患點、臨坡臨溝臨崖臨水住戶、交通干線、水利水電工程、在建工程、旅游景區、礦業活動區等地區的防范。
同時,要實施地質災害隱患“微治理”3000處;實施重要地質災害工程治理和突發性地質災害排危除險工程治理20處。強化科技攻關,加強防治裝備建設,擴大宣傳培訓范圍,推廣應用地質災害防治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新設備,探索建立“雨情+含水量+地質+土壤植被”地質災害預警預報AI模型,提高地質災害防治技術支撐能力。
(文/于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