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清晨,新五豐桂陽正立豬場,一派繁忙景象。工作人員有序將生豬趕入專用運輸車,并不時用高壓水槍為車廂降溫。“這批432頭生豬5日晚將抵達深圳,6日即可進入港澳市場。”場長張建冬告訴記者。
據海關統計,今年1至7月,郴州供港澳活豬達3.8萬頭,同比增長58.4%,出口量穩居全省第一。其中自有配額出口量達1.4萬頭,同比激增16倍。
正值盛夏,保障活豬長途運輸面臨嚴峻考驗。郴州至深圳約6小時車程中,高溫易引發生豬熱應激反應,嚴重時可導致暈厥甚至死亡。
“我們形成了完整的高溫應對方案。”張建冬介紹,企業采取錯峰運輸策略,選擇清晨裝車,并嚴格執行12小時裝車前控料管理。運輸車輛配備自動噴淋系統和通風設備,途中每兩小時進行一次6至12分鐘的澆水降溫作業。通過全程視頻監控系統,技術人員可實時掌握生豬狀態。
郴州海關推出一系列便利化措施助力企業保供。通過“7×24小時”通關機制和遠程查檢模式,支持出口活豬隨裝隨發,屬地通關時間壓縮50%以上。
“智能管理輔助平臺讓我們能動態掌握養殖場情況。”郴州海關監管科科長陳昊表示,海關運用視頻監裝等創新手段,建立“全流程指導+無感式監控”體系,既保障了檢疫安全,又提高了通關效率。
近年來,港澳居民對各類生活物資的需求持續增長,活豬是港澳市場最緊俏的內地鮮活產品之一。在海關政策支持和企業的技術創新驅動下,郴州生豬產業正蓬勃發展,為保障港澳“菜籃子”穩定供應貢獻湖南力量。
(文/趙倩倩 雷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