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孩子捂耳朵不是叛逆,是我們在用‘鋼尺’丈量他的世界。”近日,南縣茅草街鎮中學教室,學生家長鄧軍攥著手,眼眶微微發紅。這場以“親子有效溝通”為主題的課程,讓這位習慣以“棍棒底下出孝子”思維教育孩子的父親,第一次在角色互換中感受到兒子面對命令時的窒息感。當家庭教育指導師引導他用“你覺得……”代替“你必須……”時,這個黝黑的漢子忽然紅了臉:“娃這些年該攢了多少委屈啊。”
近日,南縣婦聯以家庭教育為切入點,開展“向陽花”家庭教育指導服務行動。自行動啟動以來,全縣8個鄉鎮的20場家庭教育課堂走進村莊、走進校園,覆蓋近千個家庭。
南縣婦聯梳理出“手機沉迷”“暴力溝通”“性教育缺失”等七大痛點,量身打造階梯式課程體系。據悉,南縣婦聯聯合南縣教育局等部門單位建立“家校社”聯動機制,在12個鄉鎮設立家庭教育指導站;組織36名骨干教師成立“向陽花講師團”,在“南縣女聲”開通的家校共育平臺,讓農村家庭也能隨時獲取優質課程。
(文/陳穎 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