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國務院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是國家為我們未來如何使用人工智能技術畫下了一張清晰的“施工圖”,目的就是讓AI像水和電一樣,融入我們生產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終讓大家都能享受到AI帶來的便利和好處。
《意見》設定了“三步走”的目標:到2027年,AI與重點領域深度融合,智能終端(比如更智能的手機、汽車、家電)普及率會超過70%;到2030年,AI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到2035年,我國基本進入智能經濟和社會的新階段。
“+”什么?怎么“+”?
關鍵是“融合”。《意見》點名了六大重點領域:
科技研發:讓AI幫助科學家更快地搞發明創造。
各行各業:推動制造業、農業、服務業智能化升級,比如用AI種地、開智能工廠、提供無人服務。
日常生活:創造更豐富的消費體驗,比如更聰明的智能家居、智能汽車,以及更好的文娛、養老、托育服務。
民生服務:讓工作和學習方式變革,AI能輔助教學、幫助醫生診療,還能創造新的就業崗位。
城市治理:讓城市更聰明,比如智能交通、智能政務,提升公共安全預警和應急能力。
全球合作:中國將開放合作,希望和世界一起發展AI,并共同制定規則,確保AI安全可控。
如何保障實現?
國家也準備打好基礎,比如加強算力建設(像“東數西算”工程)、提供高質量數據、培養AI人才、完善法律法規和倫理規范,確保AI發展既先進又安全。
總而言之,這份文件意味著AI不再只是一個遙遠的概念,而是即將深度改變我們每個人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核心力量。國家正在全力推動,讓我們做好準備,擁抱一個智能的新時代。
(中國發展改革報社評論員 張守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