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就像數字世界的“電”。在算力競爭新賽道,湖南有哪些優勢潛力?下一步怎么干?我們請來省工信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數據局、省通信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一起聊一聊。
主持人:目前我省在算據和數據產業上有什么優勢,潛力如何,下一步有哪些發展方向?
省數據局黨組書記、局長彭濤:數據產業作為新興產業,去年12月國家發改委、國家數據局等六部門印發《關于促進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進行了戰略部署,全國各地都在積極搶抓數據產業發展新機遇。對湖南而言,培育發展數據產業,其時已至,其勢已成。一是有海量的數據資源。比如我們在音視頻領域積累了超10萬套數字資產,500萬個3D模型和1萬多TB音視頻數據;二是有豐富的應用場景優勢。無論是北斗規模化應用,“智賦萬企”行動,還是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三醫聯動等領域都會挖掘和釋放一批示范效應強、應用價值高的典型應用場景;三是有堅實的新興產業基礎。湖南是超算、北斗等技術的策源地,孵化出以綠色智能計算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今年有望突破萬億產值;四是有國家級平臺加持。湖南擁有國家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長沙市國家數據標注基地、公共數據“跑起來”國家示范應用場景等“國字號”平臺,致力為國家試制度,為地方謀發展。從發展來看,數據產業具有鏈長面廣增速快等特點,一定是算力產業中最重要的增長動能,下階段,我們將圍繞數據要素化、市場化、價值化、產業化、規模化“五化”目標。重點抓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抓住企業、產業、產業鏈、產業生態“四個著力點”,做大做強數據產業;二是深入實施國家“人工智能+”行動,圍繞國家部署的6大重點領域,推動“人工智能+”到哪里,高質量數據集就建設到哪里;三是縱深推進數據要素x行動,布局一批數據產業發展集聚區,培育數據領域新技術新應用新業態,實現數據要素放大、疊加、倍增效應;四是創新推動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水平,按照公共數據資源“1+2+N”的制度體系建設,以醫療健康、文化科技為突破口,探索“數據資源”變為“數據活水”,為湖南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數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