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就像數字世界的“電”。在算力競爭新賽道,湖南有哪些優勢潛力?下一步怎么干?我們請來省工信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數據局、省通信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一起聊一聊。
主持人:請科普一下什么是算力產業?湖南的算力產業發展得怎么樣?
省工信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陳暉:算力是集信息計算力、網絡運輸載力、數據存儲力于一體的新型生產力,主要通過算力基礎設施向社會提供服務。通俗講,算力就是對數據的處理能力。就像電力驅動電器運轉一樣,算力是驅動數字設備處理數據的能力。例如手機運行APP、AI識別圖像、天氣預報模擬等,都需要算力支撐。根據計算任務類型和需求的不同,算力分為通用算力(一般用于存儲和日常設備使用)、智能算力(人工智能訓練和應用)和超算算力(一般用于科研)。
算力產業是指算力供給和應用所需設備、軟硬件系統、配套服務的產業化。從上中下游的角度來看,上游包括芯片制造(CPU/GPU等)、服務器生產、基礎軟件等,相當于發電廠和電線;?中游包括數據中心、?云計算平臺和算力調度等,類似電力輸送網絡;?下游包括自動駕駛、醫療診斷等具體應用場景,如同電力點亮千家萬戶。
目前全省算力總規模達12EFLOPS(每秒1200億億次浮點運算),“十四五”期間年均增速達到41.4%,智能算力超4.3EFLOPS;超算算力居全國第3。